今天看到Cheers的篇關於"思考術"的文章
讓我想起高中的時候參加過一個領隊營
那時候有幸見到最近常在新聞上看到的戴勝益董事長
(題外話:我真的好喜歡他喔永遠忘不了高中那時候對他的印象 樸實誠懇 完全沒有架子 願意跟一群高中生分享這麼多自己有關的經驗)
一直記得他在營隊裡和我們提過和思考有關的那些話
也許那時不會真的有限定自己一天要如何去執行"該怎麼思考"思考這件事
但他那時提到的 關於自己用零碎時間來思考或者激發更多創意的小分享
就讓我從那時候開始也一直有貫徹這件小事
雖然目前也沒有什麼大成就但是我覺得這對我而言一直是一個很受用的建議和影響啊啊啊啊啊啊啊
常常覺得自己的人生很幸運,不管是轉學考、比賽獲勝、或者誤打誤撞的進了自己從小一直想進的行業
除了歸功於幸運 我想也跟這個我習以為常的小事有些關聯吧
我總覺得自己的腦袋沒有可以停下發條的時刻 轉轉轉轉轉轉
戴勝益:我的思考要訣是「3W」與「3B」:把握每天上廁所(WC)、聽華爾茲音樂(Waltz)、走路(Walk)、搭公車(Bus)、洗澡(Bath)和上床睡覺前(Bed)的零碎時間想事情,這些時候心情經鬆靈感特別多。睡前,我會把紙筆放在床邊,爬山也穿有口袋的背心,想到什麼就趕快速寫下來。
不過開始工作這一年總覺得自己這樣的小伎倆真的有點不管用了
(是心理作用嗎哈哈哈哈 上禮拜正是我剛好踏入職場滿一年)
然後剛剛好就看到這篇文章了喔齁齁齁齁我的幸運雷達又打開了 好像上帝在跟我說話一樣
所以雖然現在手上的工作還在忙 但還是迫不及待的把這篇記下來
希望我也能update一下自己的思考術 轉轉轉轉轉
<此文轉載自cheers>
工作和生活都是自我了解的學習過程,而且人有與年紀相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這個地方,對於擁有這樣的年齡、這樣的經驗、這樣的價值觀的我來說,是否恰如其分?」 持續不斷地琢磨「思考的要訣」,便能建立屬於自己的工作與生活節奏。
現在這個時代,在工作上,比起花了多少「時間」、或完成多少的「量」,更追求「質」,也就是在「事情該怎麼做」的這點上,必須要有強烈堅持。
如果沒有積極確保「思考專用的時間」,打造安心的「思考專用環境」,依循應有的「思考程序」,就無法產出好的創意。
無中生有。不倚賴什麼,就將自己獨有的原創,化為「有形、可見的東西」。
這也可以稱之為所謂的「發明」,會成為此人真確的自信。這不但有益於工作,也會成為協助我們走向未來的人生力量。
思考之後,產生創意,也是發明的一種。從無中生出「自己獨創的想法」或是「謎題的解答」,並化為有形的東西,這是了不起的發明。「自己獨創的想法」或是「謎題的解答」,除了是帶來自信的發明,同時也是工作的磐石。
因為,工作不是毫無章法地拚命努力,也不是一件接著一件,想到什麼做什麼。更不是遵從公司或上司的指示,傀儡般地行動。
不問公司,而是問你自己,在工作上的願景是什麼?藉由工作,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要找到這些答案,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先用你的腦袋去想。思考,是非常重要的。經常有人說:「腦袋別想那麼多,趕快行動!」然而,如果像這樣隨勢所趨、衝動行事,目標和自我最後也都將迷失了。
有人認為,想、思考、生產創意,都是抽象的行為。我們常聽人說:「突然間靈光乍現。」另外也有人說:「思考是在行動中完成的,是偶然發生的。」
但是,我持不同的意見。我認為,思考這項行為是有流程的,是自己必須主動進行準備的。
「一邊工作、一邊思考新企劃。」
「在搭電車的時候、在和家人閒聊的時候,我都在琢磨新點子。」
偶爾會有人這麼說。但是,思考不是一心二用的作業過程,也不是沒來由就能完成的事。
如果不積極確保「思考專用時間」,打造安心的「思考專用環境」,依循應有的「思考程序」,就無法產生好的創意。
因此,首先要重視自己的生活,珍惜每一天,這兩件事都是重要的前提。因為生活一旦失序,人就會變得不健康。
另外,在忙碌的每一天裡,我們無法撥出思考專用的時間。再加上,要應付一個小時的專心思考,身心健康可是必要條件。如果因為感冒而覺得頭昏腦脹,或是因為前一天喝酒,導致宿醉不適,在這樣的狀態下,是不可能專心思考的。
如果我這麼問:「你應該什麼都沒在想吧?」許多人應該都會感到些許憤慨,並且立即否認吧。可是實際上,很多人都處於「以為自己在想,卻沒在想」的狀態,因為誰都會有「我可以邊做邊想」的過度自信。正因為如此,我才會這麼重視「思考的習慣」。
所謂思考的習慣,是確保思考的時間,是一段純粹只用來思考的專用時間。每個人的工作不同,任務更是形形色色,思考內容也因人而異。但是,卻沒有任何一項工作是不需要思考時間的。
我在時間表中,最少會安排一天兩次的思考時間。
首先,要確保在上午時間預留一個小時。為什麼上午時間比較好呢?因為這時人的精神處於歸零狀態。
在一整天工作、與人會面、耳聞目睹種種事物的狀態下,心裡常常會充滿各式各樣的雜念與情緒。想要純粹進行獨自思考的話,我覺得在夜晚時段裡,往往心裡和腦袋都夾雜了過多的東西。
就這一點而言,因為睡眠能讓我們把昨天以前的種種事情忘個乾淨,因而可以在歸零的狀態下進行思考。在我的經驗中,早上是最棒的思考時段,人的直覺也最為鮮明。而上午的一個小時中,又是少有電話干擾,時間不會被零碎切割,可以留下讓人感覺輕鬆從容的「大塊時間」。
這一個小時該在哪裡度過,最好也事先決定。在舒服的環境、在你最能放鬆的空間或狀態裡,是最合適的。所以可以選擇在自己家裡,利用家人尚未起床的清晨時段;也可以在上班途中的咖啡廳。無論是餐桌或是速食店的吧檯座位,只要有桌子、有椅子,一個人坐得下,就可以了。
上班時間前的辦公桌也會讓人感到安心,下班後的時間也無妨。如果惹同事生厭,「那傢伙工作時心不在焉、在玩」,那可就不妥了。可是如果不是睡著,只是一個小時一直坐在桌前,在許多職場環境,應該都是可以接受的吧。
此時「一心二用」是禁忌,但也不需要慎重其事到要去租用飯店房間,這是一件誰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有人說「我沒有安靜的環境」,專注力是可以透過訓練提升的。一開始或許遲遲無法做到,但是在累積思考時間的過程中,無論身在哪裡,都可以啟動專注力的開關。
上午的一個小時,是在自己的腦袋裡整理所有東西、產出創意的「思考時間」。決定下來之後,工作方式也會跟著改變。
關於思考的程序,我將在後文中敘述。不過,思考一定要在一個小時內結束。
如果認真思考,專注力持續的極限多半是一個小時。當你開始思考,點子浮現的時候,你或許會覺得「思路正順,繼續想下去吧」,但是一定要有意識地停下來。
在一小時之後浮現出來的絕妙創意,絕大部分是錯覺。思考會為頭腦帶來相當程度的負荷,長時間持續進行的話,反而會造成壓力。所以最好明白告訴自己「思考一個小時以上,效率反而不彰」,清楚地劃下界線,然後去進行下一件工作。
下午另一個小時的時間,則是用來思考上午思考完畢的必要事項。但是這部分沒有必要勉強自己繼續思考,如果這一天沒有必要,那就不做,這是一段以備不時之需的額外時間。因此,也可能不到三十分鐘就結束了。
這一個小時,也可以用來以各種角度檢驗上午想出來的創意,「普通嗎?理所當然嗎?是正確的嗎?有沒有什麼地方怪怪的呢?
」當然,也有些日子會在上午思考了一個小時之後,卻一無所獲,下午同樣再思考一個小時,還是什麼都想不出來。思
考不是這麼簡單的事,在一天兩小時全用上之後,不一定就能確實生產出創意。
正因為如此,我才會把「一天兩次的純思考時間」,當做每天的習慣。
留言列表